找到相关内容3345篇,用时2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无畏与鼓声—孩童发心 得佛授记

    一时,王舍城,准备徒步去舍卫城。途中走进了一片寂静的森林,林中有些令人畏惧的猛兽,世尊树下小憩。小憩後就继续走,阿难看见一个路叉口就问世尊:「世尊,通往舍卫城有两条路,一条是直的,但有很多狮子、猛兽等,很可怕;一条是弯弯曲曲的,但没有什么违缘。请问世尊,我们该选哪条路?」告阿难:「如来、正等觉从无任何畏惧,走直路就是了。」佛率众眷属朝著直路走了。路旁有两个孩子正在玩耍,他们看见的庄严身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9354117053.html
  • 第四辆马车—供马车 得佛授记

    一时,舍卫城。有一天,世尊特意到王舍城去化缘,途中遇见一位婆罗门乘著马车与世尊同路,他们几乎并排而行。时婆罗门见佛陀相好庄严,於是将自己的车乘供养了佛陀。佛陀於是显示神变,坐在马鞍上方的虚空中。...无缘世尊不会如此,愿为演说。」世尊告曰:「诸如来、正等觉无缘无故是不会放光微笑的。你刚才看见那位乘马车的婆罗门了吗?」「见到了。」告阿难:「刚才那位婆罗门以供养马车的善根,将未来的十三大劫不堕恶趣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9362317064.html
  • 阿那新—种下善根 得佛授记

    一时,舍卫城。一天早上,世尊身披袈裟、手持钵盂到城中化缘。当时,有位施主供养了许多甘美的食品,其中有『拉达』(面饼或食团),不远处的婆罗门儿子见到了『拉达』,飞跑到世尊前祈求:「给我吧!」世尊没有立即给他,略作思索,便对他说:「你说一声『我不要』,然後,我再给你。」这个婆罗门儿子迫不及待地照说了,世尊很慈悲地把『拉达』给了他。这一幕情景,被一旁的给孤独长者看见了,他立即劝婆罗门儿子:「世尊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9364517070.html
  • 宝光天子—宝珠供塔 报为天子

    一时,舍卫城。时有一天子名曰宝光,财富圆满,众宝璎珞庄严周身,光芒四射。一天晚上,宝光天子来到世尊所居圣地—给孤独园。他对世尊以鲜花供养,顶礼求法。世尊观察他的根界意乐,传了相应的法...还自受,其果定成熟。贤劫人寿二万岁时,我等大师、如来、正等觉迦叶佛出世。印度有位施主,其财富如多闻天子。施主对迦叶佛具大信心,把迦叶佛的指甲和头发放塔里常作供养,并塔上装饰各种宝珠,宝珠光芒四射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9365317072.html
  • 佛母(3)

    释尊成佛后第七年夏安居时,特别去仞利天上,为母摩耶夫人说法;最后当佛陀涅盘了时,摩耶夫人再度从天下降,涕泪悲泣。因为佛陀入灭之前,派遣弟子优波离尊者,去仞利天告知摩耶夫人,愿母早来礼敬三宝。摩耶夫人来到涅盘处,求佛再留半偈佛法,释尊的色身虽已安置金棺之中,仍然开棺显现于佛母之前,为母留下五句法语:世间苦空,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;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看来,这是佛陀的最后遗教,其实一生教化期中,常常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5/19511317242.html
  • 过午不食的两个用意

    不行的。你为了治病,作为药物吃喝,就不会犯戒。经中讲过,特别要同情病人,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身体。为了治病,服用药品,这没有关系。比如今天感冒了,为了治感冒,喝姜汤,这都可以。如果不是这样,而是自己想喝姜汤,还找借口,“我这是药水啊”,这就不行。   为什么有过午不食这条戒呢?在世的时候,僧团每天到城市里化缘,但是整天化缘会耽误修行。所以他们有一个习惯,从早晨一直到中午可以化缘,过中午以后都要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|八关戒斋|过午不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10461521037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答:《无量寿经》的大义是什么?

    问: 《无量寿经》的大义是什么? 印光法师答: 《大启愿轮,深明缘起,其唯无量寿经。(增广卷三重刻佛说阿弥陀经序) 摩竭提国,灵鹫山中,说阿弥陀佛,最初因地,弃国出家,发...刊序,民国二十二年) 乃于方等会上,普为一切人天凡圣,说《无量寿经》,发明弥陀往昔因行果德,极乐境缘种种胜妙,行人修证品位因果。此经乃说华严末后归宗之一著,说时虽方等,教义实属华严。华严唯局法身大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感应|无量寿经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10/19143230154.html
  • 台湾省高雄市小港“万德禅寺”举行“药师佛法会”

    外相事物,药师琉璃光是佛教的“财神爷”,所以只要依照方法,每天早晚拜一百零八拜的药师,早晚各念一百零八遍的药师咒,回向累世累劫的冤亲债主,并前发一长期的善愿,持续一百零八天不间断的实行,则有感应发生,这是药师的愿力所致。   传智法师说,国历十月二十八日、阴历九月三十日,是药师琉璃光佛圣诞,药师法门是药师因地修行所发之十二大愿,世间与出世间守护我们,不仅发愿令众生身心无病,所求...

    佚名

    |法会|药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1/14462231409.html
  • 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

      那天同净兰若,会长继兴法师语重心长地说:   社会上一般社团,成员之间彼此意见不合之事常有所闻。美会这个大家庭的成员,也不可能人人都是圣者,人难免有失焦失误之时,此时指责、漫骂唯有加深缝隙...从口漏失。因此《无量寿经》里把“善护口业”放第一条,“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。”不妄语就是不欺骗人,说话诚实。不两舌即不挑拨是非。不恶口是不说粗话,柔言爱语,谨言慎行。作为一个学佛人,...

    Editor

    |口业|善知识|三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21374331763.html
  • 法界

    是价值义。即是,这法界中的任何法或现象,都具有绝对的价值;而整个法界,是其海印三昧中示现出现的,故可依其具足的圆满性德对诸法作无碍圆融的安排,这便成法界缘起。  (摘自《佛教大辞典》吴汝钧编著)...法界  法界的“法”,来自梵语动词词根,其意为护持,故法之意为对人间行为的护持。“界”则是梵语动词根演化而成的名词,要素之意。佛教,法是诸法,界是分界,即诸法各有自体,分界不同之意。这本是就现象...

    吴汝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5446539.html